导航菜单
全屏背景
全屏背景
全屏背景
全站搜索
搜索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客服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4006-880844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文章正文

鸡鸣叫三省 旗红映崆峒
——甘肃省平凉市扭住“六个关键”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布于:2021-09-06 11:11:02    文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坚持党建引领。

为做好这篇大文章,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境内以崆峒山而闻名的甘肃省平凉市始终把党管农村工作、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坚持基层党建工作在脱贫摘帽后不脱手、在乡村振兴中再发力,研究制定《平凉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划》等指导性文件,精准把握“六个关键”,切实推进组织、干部、人才、党建项目等各类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汇聚,为推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凝心聚力、提档增力。

支部“引领定航”,乡村振兴强“堡垒”

走进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田园牧歌式的美景让人如在画中游。谁能想到,昔日的朱家坡村,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农业产业薄弱,全村硬化路不足2公里,40%的群众居住在土坯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2600元。

近年来,朱家坡村借助平凉市融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以党建为抓手,兴产业、树形象、促振兴,成为农村党支部融合推进的先进典范,摘得了产业发展“明星村”、农村春晚“品牌村”、党建引领“示范村”等荣誉。

“我们着眼于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需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在建强支部堡垒上狠下功夫。”朱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孔彦荣说,这几年村里充分发挥党支部带动作用。如今,朱家坡村逐步探索出了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群众人均纯收入4800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到50万元。

提纲挈领,方能纲举目张。平凉市着眼适应乡村振兴任务需要,扎实推进村干部专职化和“一肩挑”工作,累计考聘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436名、大学生村文书985名,实现“一肩挑”的村占到91.3%;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换届后,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比换届前下降7.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比换届前增加28.8%;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庄浪模式”“静宁模式”“灵台模式”带动效应,研究确定每年抓建100个标准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等“五个一百”目标,先后创建泾川、灵台2个“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培树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66个、市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292个,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干部“深蹲下沉”,乡村振兴派“尖兵”

刚参加完全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训班,汪肖肖就迅速返回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与村“两委”交流心得。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积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集思广益,借助区位优势,推出了“脱贫攻坚成果展+红色景点”乡村旅游模式。

朱家涧村曾是国务院挂牌督战深度贫困村。2020年9月,作为甘肃省委选调生的平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干部汪肖肖被选派到该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在朱家涧移民新村和蔬菜园区,人们总能看到他脚步匆忙的身影。

乡村要振兴,关键看党,根本在人。平凉市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检验干部成色的“赛马场”和锻炼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先后选派62名优秀选调生到村任职,103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乡镇挂职锻炼;调整驻村帮扶干部775人,其中第一书记246人、队员529人,打造了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乡村组织振兴骨干队伍。

经济“改薄倍增”,乡村振兴增“底气”

“穷则变、变则通。”以前,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受立地条件制约,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近年来,白新庄村党支部趁着红牛养殖产业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因势利导,争取1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入股崇信县康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村建办规模化肉牛养殖小区3个,引进红牛养殖公司1家,成立农业公司2家,养殖肉牛1300余头,白新庄村成了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到32万元。

村里产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改变村庄环境面貌也就有了资金。近年来,白新庄村党支部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社道路硬化和生产道路砂化实现全覆盖,安全饮水入户率达到100%。投入资金10万元,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安装太阳能路灯59盏,绿化美化5000平方米,呈现出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图景。

村集体“有钱办事”,在助推乡村振兴中才更有“底气”。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曾是平凉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短板,也是制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平凉市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在全市开展村集体经济“改薄倍增”行动,累计争取资金1.24亿元,深入实施中央和省、市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401个,扎实推进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456个行政村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达到1241个、占85.2%,5万元以上的427个、占29.3%。同时,平凉市不断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季度动态监测,督促引导项目资金用于创办实体经济,有效发挥项目资金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全市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

党员示范带动,乡村振兴有“头雁”

党员李兄里是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近年来,他在村里带头成立了农梦缘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搭建蔬菜大棚31座、建成花椒基地150亩、肉牛养殖场1处,为50户群众提供了就业平台。

“我们实行‘1+2’帮带机制,每一名务工能手传授2名徒弟、务果能手帮助2名群众、养殖大户带动2户脱贫户,我帮带村民李兵兵承包土地15亩,搭建8座蔬菜大棚,帮带李三柱承包土地10亩,并种植花椒10亩,2户群众年收入均达到了5万元以上。”李兄里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记者了解到,跟李兄里一样,吊沟村党员李志强、李小林、李尚文、李小辉也都承担着帮带脱贫户的任务,他们或培训技术、或传授经验、或帮助就业。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平凉市注重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党员致富能力提升工程,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871名、建立党建联盟69个、产业链党组织405个、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361个,培养“三个带头人”1.8万名,引导党员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表率;广泛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等活动,示范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参与村庄规划、基础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

人才“五个一批”,乡村振兴赋“动能”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甘肃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省经济作物推广先进工作者”“平凉市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当“静宁苹果”享誉全国,众多果农依靠苹果产业脱贫致富的时候,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已经从事果树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达32个春秋。

李建明把自己多年总结的“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编写成科普手册发给果农,每年免费培训果农1.5万人次以上。在12个果园大乡60个果园重点村,与5100户果农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和果园档案,建立示范园1.2万亩。去年以来,他带领技术人员在甘肃省内率先建起了3.8万亩标准化苹果出口基地和4000亩GAP基地,帮助果农建立经济合作组织32个,帮助5家果品龙头企业完成出口认证,引领广大果农和果品龙头企业进入国际大市场,为“静宁苹果”出口欧盟、俄罗斯和东南亚市场开辟了通道。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平凉市大力实施以签约一批高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引进一批紧缺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宣传一批人才典型引领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批”人才计划,制定出台平凉市乡土人才认定办法,依托北京、西安、兰州3个驻外人才工作站与31所知名院校建立校地人才交流平台,紧盯乡村振兴,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推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2019年以来,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基层医疗教育卫生事业等引进人才1216名,向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1006名,培养认定乡土人才100名,厚植乡村人才成长土壤,以人才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治理创新手段,乡村振兴焕“新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大家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精神风貌怎么样。”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党支部书记任银珠在受访时说。

白草坡村是甘肃省级文明村、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和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规范落实“主题党日”制度,推广28项“小微权力”清单,持续开展以“致富星、孝爱星、守法星、诚信星、新风星”为主要内容的“和谐五星”创评活动,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6支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村级“红白理事会”,推广红事新办、白事简办规范,在深化乡村治理上摸石过河、探索创新,培育涵养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崆峒区白庙回族乡贾洼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省”字号招牌。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小微权力、村级事务、便民事项等清单,村干部法纪意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建成贾洼虎山生态园、康养农产品加工基地、贾洼阳光采摘园、白庙花海观赏园等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区,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实现支部强、环境美、群众富。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所在。去年以来,平凉市全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按照“一核多元”组织构架,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三治融合”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手段,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建立完善了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协商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深化拓展“千村党组织引领·万名党员承诺·共树文明新风”行动,全市1456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法制宣讲6000多场次,5.9万名党员带头推动移风易俗,带动群众签订“婚事简办承诺”“婚丧事宜公约”,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实践中来,农村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乡村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灵台县被列为“全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崆峒区白水镇高沟村、灵台县西屯镇白草坡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董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晓燕 鲁明)

图片
图片
最新文章
自定内容
Copyright◎2009 -2018 CPC71.org.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服务: tg@cpc71.org.cn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邮箱: web@cpc71.org.cn
保护隐私党建先锋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18118号-1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小龙(中共党员)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1821号


图片
全站变灰
空白边框